我國西部是舉世聞名的中國上古文明的搖籃,中國古文明的創(chuàng)造族群的首領多與西部相關,如大家熟悉的就有伏羲生于甘肅天水,黃帝葬于陜西延安,大禹生于四川北川等傳說。還有一位位列三皇之尊的人物也與西部有聯(lián)系,這就是傳說制造人類的三皇之一的女媧娘娘。
對于女媧,史籍中記載不少,早在先秦古書《世本》、楚辭《天問》中就有女媧名字,漢代的《淮南子》、《風俗通義》、《說文解字》也有關于女媧的種種記載。對于其死后的埋葬地說法較多,主要集中在陜西、河南、山西一帶〔1〕,而對其治所,五代以后的文獻記載主要傾向于陜南安康一帶。較晚的歷代民間有許多女媧傳說,主要集中在煉石補天和捏土造人方面。尤其是捏土造人說,在民間有廣泛的市場。在安康平利縣境內(nèi),有許多女媧的傳說及傳說遺跡,如女媧山、女媧廟、磨溝、女媧斬黑龍?zhí)幍鹊取F嚼赡苁桥畫z傳說最多的地方了。有關平利為女媧治所的說法,歷來大家認為,最早見于五代蜀杜光庭《錄異記》中,書中云:
陳州為太昊(伏羲)之墟,東關城內(nèi),有伏羲女媧廟……又云:房州上庸界有伏羲女媧廟,云是摶土為人民之所在,古跡在焉。
平利縣方志中采信了杜光庭說法并且可能還有衍生。杜光庭因是道教史研究專家,可能是道教系統(tǒng)龐雜,其神仙系統(tǒng)穿鑿附會甚多,杜光庭的這一說法并未得到史家的認同。但是,杜光庭的話語中還說到有女媧廟,“古跡在焉”,言之鑿鑿,一定是指當時的情景,不由人不信。那么,對這件事,能否找到比杜光庭更早、更可信的文獻記載呢?在正史難覓蹤影的情況下,就得求諸方志和其他可信文獻。漢中屬華陽,晉代常璩所撰《華陽國志》一書中包括了對今天漢中、安康一帶歷史的記述,《華陽國志·漢中志》:
右三郡(按:指漢中魏興郡、新城郡、上庸郡三郡),漢中所分也。在漢中之東,故蜀漢謂之“東三郡”。蜀時為魏,屬荊州,晉元康六年始還梁州。山水艱阻,有黃金、子午、馬聰、建鼓之阻。又有作道——九君摶土作人處。而其記及《漢中記》不載,又不為李雄所據(jù),璩識其大梗概,未能詳其小委曲也。
對《華陽國志》,今人最好的校注本是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和劉琳《華陽國志校注》,且看他們是怎樣解釋的:
劉琳:“〔作道〕在今陜西平縣東?!簿啪场兜啦亍范瓷癫總痔枴抖瓷癜说勖罹?jīng)》(南朝以前之道書)‘九皇圖’一節(jié)載天、地、人三皇又各分初、中、后,謂之‘九皇君’,當即此處所謂‘九君’也。其中女媧為后地皇。古有女媧摶土作人之傳說?!队[》卷七八、卷三六○引應劭《風俗通義》:‘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務劇,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纟瓦人也?!^‘九君摶土作人’當指此。據(jù)《元豐九域志》,漢中西城縣有女媧山。《陜西通志》謂在今平利縣東三十里,晉司馬勛退囤女媧堡是也?!堵肥贰贩Q女媧治于中皇之山亦即此女媧山。又杜光庭《錄異記》卷八:‘房州上庸界有女媧廟,云是摶土為人民之所,古跡在焉?!瓷嫌辜唇窈敝裆娇h,與陜西平利縣相接,以上諸說實指一也?!冻V尽匪^‘作道’當即其地也?!豹?BR>
任乃強:“‘作道九君摶土為人’,古籍未見有此神話。當是楚中民間有此傳說。今蜀人之先世從湖廣亦皆傳有‘伏羲女媧捏土成人’之說。不知所自始。”
任乃強認為,九君摶土為人的神話不見諸古籍,但指出民間有伏羲女媧捏土成人的傳說。但不認為九君與女媧兩者之間有何關系。劉琳認為按道教說法,九君即九皇君,女媧乃九皇君之一,并引古文獻和地方志資料來佐證女媧于此造人的傳說。
比較以上二說,任說直接從字面理解,認為九君摶土作人的九君就是九君,是楚的民間神話,但未深究與女媧的關系。劉說意識到摶土造人與女媧有關。顯然,若這里的摶土造人是確指女媧的話,劉說明顯優(yōu)于任說。但是,劉將九君解說為九皇君,感覺較為迂曲,且不說九皇君簡稱九君,于史無證,即便有,傳說和文獻中歷來都是女媧捏土造人,從無女媧與另外的什么人共同造人的說法。閱讀古籍,添減字的做法要慎之又慎。在無確據(jù)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我認為,這里的九君二字不需增減也可講得通,但是,這兩個字本不作九君,而是女媧兩字之訛。小篆和早期隸書的九君與女媧二字寫法極其相似,試看這幾個字的如下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