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四川省富順縣文廟的工作人員對文廟進行例行維修,翻修崇圣祠時,在正脊亭塔式寶鼎內(nèi)驚奇地發(fā)現(xiàn)了一尊高約28厘米的黃色琉璃質(zhì)裸體童人。裸體童人面帶微笑,背北朝南,右手指天,左手示地,身穿肚兜,下體赤裸,造型生動,獨具匠心。
這個被列為“巴蜀之謎”的發(fā)現(xiàn),引起學術(shù)界和新聞媒體的極大關(guān)注和震驚,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四川電視臺和各省市電視臺、各大晚報以及海外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等紛紛加以報道。不少專家學者對此十分感興趣,有的人迷惑不解,有的進行探索研究,紛紛發(fā)表文章,欲解這個謎團。為了推進這個問題的研究,弘揚富順文廟文化,促進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富順縣人民政府于2004年元月26日舉辦了“富順文廟儒學及裸體男童探謎研討會”?,F(xiàn)在,我根據(jù)《富順文廟》中的文章和相關(guān)資料,將有關(guān)裸男之謎探討的學術(shù)觀點綜述于下:
一、裸童男像是何時放入崇圣祠正脊寶鼎內(nèi)的?
劉丙文、醉舟二先生認為,裸童是明代嘉靖年間維修時放進去的。富順文廟始建于北宋慶歷四年(1044年)。據(jù)縣志記載,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5)對文廟進行過大型維修,并且把崇圣祠屋頂由單檐改為重檐,寶鼎也應該是這個時候安裝的,因此,童人塑像也應該是這時放上去的。1992年,在富順牛佛發(fā)現(xiàn)了一座被盜古墓,文管所所長王明日章等人在墓道里發(fā)現(xiàn)兩根龍柱。龍柱造型和崇圣祠寶鼎上“合口龍”的造型近似。根據(jù)調(diào)查,當?shù)匾晦r(nóng)民說,附近有塊合口龍石碑,據(jù)碑文記載,這座墓里埋葬的是明朝一個名叫郭諫的進士。他曾經(jīng)在云南、北京等地為官,死后運回老家安葬。碑文上反映出這座墓是明嘉靖年間所建。據(jù)此,裸體童人為嘉靖年間所制的推測得到了初步證實。劉丙文等根據(jù)墓中的“合口龍”與寶鼎上的“合口龍”相似推斷出“裸男”是明嘉靖年間放入的。
蕭祥祝先生則認為,裸男是清道光十六(1836)年至二十(1840)年,由川南首富之富順土紳蕭永升重建文廟時安放的。蕭先生介紹說,據(jù)《富順縣志》記載,道光十六年,富順知縣鄧仁堃以文廟年久失修,亟待修葺,特請蕭永升等縣紳商議維修事宜。蕭永升認為文廟關(guān)系富順“文章風水”,是桑梓教化之所,慨然答應由個人捐資重建。他親自督工,歷時四年多,耗資折合白銀三萬余兩。新建成的文廟,布局合理,體制雄偉,殿宇巍峨,工藝精湛,聞名川中。蕭先生說,我們查閱了所有關(guān)于富順文廟的史實,在1836年以前從沒有安放“裸男”的記載,1836年蕭永升拆除舊廟時更沒有得一“裸男”的佐證。在全國三千多座文廟中,富順文廟是獨一無二的安放了“裸體男童”??梢酝茢?,“裸體男童”是蕭永升重建文廟時安放的。如果把“裸男”說成是文廟始建時就安放的,是“千古”之謎的說法,是難以令人信服的。
謝桃坊教授認為,裸童很可能是明代嘉靖年間維修放上去的。明代是我國古代文化高度發(fā)展的時期,市民文化發(fā)達、人們的情意很活躍,艷情小說盛行、秘戲圖流傳。清代康熙以后,中國人的思想受到禁梏,人性被壓抑,說道光時期維修放上去的,不太可能。
二、受西方文化影響的說法難以成立。
林遠森先生根據(jù)“裸男童”是明嘉靖安放的說法,認為不是受西學的影響。他說:明朝開國之初,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儒學出現(xiàn)空前盛況。他下令在科舉制度的鄉(xiāng)試、會試中,一律采用程朱理學對儒家經(jīng)典的標準注本;明成祖親自主持和作序的《五經(jīng)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開始編修。嘉靖年間(1522-1566年)除了程朱理學大行于世外,王陽明的心學大興,并影響中國思想長達百年之久。王陽明的高足王艮,還主張面向下層民眾宣傳。正如劉光第所說:“明有天下凡三百年……上專以孔孟程朱之道教人,下之服習者深而且廣……”,此時是無所謂西學影響的。
西學的影響發(fā)生在十六世紀中期以后,1514年葡萄牙商船第一次抵廣州海岸;1554年,葡萄牙人進入廣東浪白澳;1557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門的居住權(quán)。1552年8月,耶酥會創(chuàng)辦人方濟各·沙勿略抵達距廣州三十里的上川島,病死于島上。1582年,葡萄牙人羅明堅得到批準,第一個進入中國內(nèi)地,在廣東肇慶天宇寺居住,正式傳教,其時為明萬歷十年(1582年)??梢?,在崇圣祠屋頂?shù)膶毝ι习采下隳校皇鞘芰宋鲗W的影響。
劉海聲也認為,“裸男童”并非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裸體”一祠是現(xiàn)代漢語,古代漢語稱“裸裎”,是赤身露體的意思。儒家對赤身露體認為是“下流”、“粗野”、沒有禮貌的行為。孟子曾經(jīng)說過:“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cè),爾焉能浼我哉!”就有上述意思。但是,老(子)莊(子)學派對“裸裎”行為的看法與儒家學派恰好相反,認為是高尚的行為?!稌x書·范宣傳》有記載說:“正始(公元240-248年,三國魏齊王曹芳年號)以來,世尚老莊,逮晉之初,競以裸裎為高?!碧瞥谠凇缎蝻嫛分幸舱f:“呈聞昔之飲酒者……有裸裎袒裼以為達者。”可見“裸體”并非就是“西方文化沖擊東方文化的一個信號”,不如說是東方文化老莊學派對孔孟學派的影響較為貼切。
周開岳先生認為,如果說“裸男童”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是不合乎事實的。持外來文化影響論的人,可能基于這樣的認識:文廟是儒家的圣殿,儒家是講究“禮法”的,怎么能把裸體男童放置在圣殿的頂上?而且孔門提倡“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怎么會搞一個裸體男童,而且那雖未發(fā)育完全卻是羞恥處的男性陽具也顯露張揚,這真是大逆不道??磥碇挥惺芡鈦砦幕挠绊?主要是畫裸體塑裸體的西方文化),才會這樣不講“禮”不講“法”,搗鼓出這樣不倫不類的事物。我的看法是:否!兩千年來以儒家文化為主導的中華文化并不視裸體童男為“非禮”。只要略略翻閱我國歷代的繪畫——特別是年畫,裸體童男比比皆是。什么“五子登科”,什么“百子獻壽”,什么“年年有余”……都是裸體童男(有的系著肚兜,還有童女摻雜其間),個個憨態(tài)可掬,人見人愛。這些繪畫創(chuàng)作的年代上溯遠至唐宋,多在明清。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儒家是不排斥裸體童男的。明清時代的年畫還大量印制裸體男童,并未看作是“非禮”的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中國人,祈求“多福、多壽、多男子”,婦女的作用和貢獻當然不能否認,而多男的愿望卻一直支配著許多中國人。
三、裸男塑像疑是幼年孔子或者是孩童時期的項橐
劉海聲先生懷疑“裸男”是幼年時期的孔子?!奥隳小卑卜旁诔缡レ舻捻敿股?,而不是安放在孔廟的其他地方,其中大有文章。
第一,崇圣祠,原為孔子家廟,到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追封孔子五世祖為王,才把家廟改稱為崇圣祠,也叫做五代祠,距今只有278年歷史。祠內(nèi)供奉的是孔子第五世祖肇圣王木金父、高祖裕圣王祀父、曾祖詒圣王防叔、祖父昌盛王伯夏、父親啟圣王叔梁紇。同時配享的還有顏回、曾參、孔亻及(即孔子的孫兒)、孟軻四人的父親;從祀的還有宋代周敦頤、張載、程灝程頤弟兄、朱熹、蔡沈等六位的五位父親??烧f是上系孔子的五代祖先和兒子,下連孔子學派的后繼人代表的父親,都在崇圣祠中受祭祀。這些人之能夠受人供奉、祭祀(連沒有什么名氣的孔鯉,就因孔子是他父親,孔亻及是他兒子,也都安排了座位)都沾了孔子的光??墒牵诔缡レ糁?,恰恰沒有孔子的存在。請大家想一想,這豈不是有點兒不可思議嗎?有人也許認為:孔子自有大成殿“王者之尊”的位置,何須在崇圣祠中來找座位?但再想一想,在集“公祭”與“家祭”于一祠或一廟的情況下,孔子卻成了上有五代,下有兒孫,卻惟獨沒有他自己,難道大成殿的孔子是從天上掉下的嗎?清朝雍正皇帝這樣的“圣旨”安排,實在有點兒不妥!
第二,從“裸男”身穿肚兜來看,“裸男”是個幼童。富順文廟發(fā)現(xiàn)的“人像”,除了“陽具畢現(xiàn)”的特征外,還有一個重要特征:“身穿肚兜”。肚兜是什么?是掛束在胸腹間的貼身小衣,又叫“抹胸”(請注意不是“圍腰”),富順地區(qū)又叫“兜肚”,是用來給2歲到10歲左右的男孩赤身露體時穿著防涼胃感冒的。20世紀40年代以前,常有幼兒穿著“肚兜”、光著屁股在床上睡覺,或在外面玩耍的。幼女穿肚兜卻要穿上單褲或短褲。這種“肚兜”究竟興起于何時,未經(jīng)考證,但在清朝初期已有文字記載了。清高宗乾隆時期(18世紀中葉)曹雪芹著的《紅樓夢》36回中有段文字寫道:薛寶釵獨自去怡紅院,看見賈寶玉在床上午睡,襲人坐在寶玉身邊做針線。寶釵說著,一面就瞧她手里的針線,原來是個白綾紅里的兜肚。
《紅樓夢》的記載,使人得到這樣的啟示:肚兜(兜肚)是幼兒戴的、防睡覺時著涼感冒的小衣。根據(jù)這一啟示,可以說明富順文廟崇圣祠正脊上的“裸體人像”是一個幼兒像。這幼兒赤身露體帶著肚兜、露出陽具,是一種純潔善良的嬰幼形象,古代稱做“赤子”的象征。由此可以斷定:這個裸體塑像代表著一個“大人物”的幼年時代。
第三,崇圣祠為孔子的家廟,沒有孔子的位置,豈不成了叔梁紇無兒子、孔鯉無父親?孔氏家廟沒有孔子的存在?這是一道難題,讓富順文廟的設計者和總建筑師們頗為迷惑。但他們決心解決這道難題,盡管可能冒兩重風險:一是冒違反皇帝“圣旨”的風險;二是冒違反儒家“規(guī)矩”的風險。但他們?nèi)圆扇×诵碌慕ㄔO方案,這個方案包括:一、孔子是“圣人”,不能與祖宗、兒子并坐一起,應該在崇圣祠正脊上安置座位,并用右手指天,左手示地來表示其“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偉大一生。二、孔子雖是偉大人物,但在祖先面前,他仍然是個孩子,孟子說過“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話,因此把塑像定位為天真純潔的“幼兒”,用掛帶“肚兜”來顯示,使后世人不致于誤解。三、塑像面對南面的大成殿,顯示了幼年孔子與成年孔子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因此,富順文廟崇圣祠正脊上亭塔內(nèi)的裸體人像不是他人,正是幼兒時代的孔子。
可是,劉海聲又認為,裸體陶人應是小孩項橐。項橐是春秋時人,據(jù)《戰(zhàn)國策·秦策》記載:“甘羅曰,夫項橐生七歲而為孔子師”,后來,司馬遷的《史記·甘茂傳附甘羅》、劉安的《淮南子》中都“語焉不詳”。南寧王應麟編的啟蒙讀物《三字經(jīng)》中就有“若仲尼,師項橐”一句。因歷史典籍上可以查到孔子以項橐為師的記載。那么為什么要在崇圣祠屋頂安放項橐呢?劉海聲先生分析:
第一,崇圣祠是安放孔子一家五代牌位的地方,大體上可說是家廟(因為有個別外姓人)。過去,民間的堂屋“家神牌牌”上寫的是“天地君親師之神位”。這座崇圣祠中,“天地”是無法表現(xiàn)的,一國之君的皇帝是不敢請他也坐在其中的。剩下還有一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老師,卻因為大清皇帝沒有想到,設計者就沒有給他留下座位。這是很不公平的事。要知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人民群眾是很尊敬老師的,特別是古代的建筑工匠們更加敬重老師,視為“衣食父母”。富順文廟的建設者們?yōu)榱艘l(fā)泄心中不平之氣,開動了腦筋。
第二,要在清朝或明朝封建專制時代,任意在孔子家廟崇圣祠中加一位老師是決不可能的,他們終于想到了七歲幼童項橐,于是將他制成偶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面向供奉孔子塑像的大成殿。這樣就在崇圣祠表現(xiàn)出是祭祀天地親師的意思了。恰好項橐是七歲兒童,所以就以“裸體”、“兜肚”、“陽物”為特征,并將他安放在屋脊上,寓有尊敬崇拜之意。
四、裸男是孔子思想、學說的形象化再現(xiàn)
幸代明認為:第一,是孔子人體現(xiàn)的表現(xiàn)。圣人首先是人,人就有人的味道??鬃訉β泱w的看法并不神秘。在《論語》上,雖然找不出對人體的直接論述,但卻有相關(guān)之言,譬如:“齊,必有明衣,布?!?《論語·鄉(xiāng)黨》)。意思是沐浴之后穿透明的麻布衣服。這透明意味著什么?難道不是對人體的曲線欣賞嗎?
一天,孔子學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人陪孔子坐著,孔子叫大家談談個人理想。子路說了,冉有接下,公西華第三,唯曾皙鼓瑟??鬃狱c他的名:“點〈曾皙〉爾如何?”曾皙鏗乎,舍瑟而坐,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弊釉唬骸昂蝹?亦各言志也?!痹唬骸澳海┐赫?,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水名),風乎舞雩(祭壇),詠而歸?!狈蜃余叭粐@曰:“吾與點也?!?《論語·先進》)
從以上“浴乎沂”中看出,孔子并不忌諱人體裸露。不僅如此,他曾兩次說“德”與“色”。一次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第二次說:“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衛(wèi)靈公》)?!?BR>
第二,是孔子天道觀的表現(xiàn)。
原件:“裸體童人”,右手指天,左手示地。
幸先生認為這“指天”“示地”并非所謂什么“玩意”,這是深刻的哲學問題,它顯示了“天、地、人”三者合一的哲理。為什么這樣說呢?從《論語》中即可找出答案。子曰:“獲罪于天,無所禱也(《論語·八佾》)?!庇衷唬骸熬佑腥罚诽烀?,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論語·季氏》)一天,孔子對學生們說:“予欲無言。”學生們聽了十分著急,子貢立刻問道:“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孔夫子很有感觸地說:“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又說:“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隨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這“予欲無言”,這“天何言哉”,這“隨心所欲不逾矩”都說明孔子自擬為天,把“禮”和“仁”作為天道,推行“禮”和“仁”便是行天之道。并且認為這種天道是不可抗拒和違背的。一旦“抗拒”或“違背”了,便要受天的懲罰。
第三,是孔子南面而治學說的體現(xiàn)。
原件:裸體童人,面帶微笑,背北朝南。
裸童所在位置十分考究。一是崇圣祠正脊寶鼎亭塔底層,二是背北面南。為什么要背北面南呢?這是具有深意的?!墩撜Z·雍也》開頭一句便是“子曰:雍也,可使南面。”這南面說的什么呢?楊伯峻教授在《論語譯注》中注釋道:古時以坐北朝南為尊位。天子、諸侯、卿大夫等聽政時都南面而坐。因此,南面代指人君之位。所以裸童所在位置是尊位,是天子之位,是把童人象征孔子,把孔子作為天子來看待,作為神來侍奉。
五、從形式上看是生殖崇拜產(chǎn)物,而內(nèi)容卻是表示孔子對父母的孝敬。
陳德述教授認為,說裸體男童是受西方文化的觀點值得商榷。我們中華民族和其他任何民族一樣都有生殖器崇拜的文化傳統(tǒng)。在古埃及,人們崇拜的太陽神烏色里斯神像身上,都安裝著巨大的勃起的陰莖。在中國有近代出土的五千年前的男根崇拜物“陶祖”和“石祖”。“祖”字中的“且”是指男性生殖器,這是一個人生命延續(xù)和家族繁演的根器;男女二字是男女生殖器的象形字,“男”字中的“力”是陰莖的象形,“田”是陰囊的象形;把“女”字的一橫斜立起來,就成了女陰的象形?!吨芤住分械年庁场? —和陽爻 — 同樣是男女生殖器的符號化、抽象化?!兑讉鳌氛f:“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宜,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于是始作八卦”。“近取諸身”就是取之于人體自身,即男女之性。陰爻柔而中虛是女性生殖器,陽爻剛而直是男性生殖器?!独献印氛f:“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小男孩不知道男女交合之事,他的生殖器會翹起來。還有《老子》中的“玄牝之門”,是指宇宙母體生出萬物的門戶,即女性生殖器。對女性生殖器的崇拜早于對男性生殖器崇拜,古人以孔狀物象征女陰,如玉璧、玉瑗、玉環(huán)、陶璧、骨環(huán)等都有這個含意。道家貴柔,崇拜女性;儒家貴剛,加上宗法觀念的影響,崇拜男性及其生殖器。諱言性、生殖器是假道學先生的外部表現(xiàn),在人們的真實思想中是不忌諱言性及生殖器的。為和人們的外部表現(xiàn)和真實思想的一致,所以,富順文廟的修建者只好把“裸童”秘密地字放在屋木亟的寶鼎內(nèi)。其次,從內(nèi)涵上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為父,地為母?!吨芤住非瑸樘?,為父;坤為地,為母。裸童指天指地,表示不要忘記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的,是儒家孝道思想的體現(xiàn)。移孝于忠,以孝治天下,是儒家學說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還有,從《周易》的宇宙模式中看出,天地人為“三才”,天在上,地在下,人居其中,構(gòu)成天人合一的宇宙模式,天人和諧,社會才能和諧,這是孔子追求的社會治理目標。
六、“裸男”之謎還應該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guān)于“裸男”之謎,論者存在著幾種不同的看法。到目前為止,根據(jù)王明日章、劉丙文、醉舟等人的歸納,有以下幾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明代中期以后,資本主義開始在中國萌芽,文廟里的裸體人像抑或就是西方文化沖擊東方文化的一個信號,是東西方文化的完美結(jié)合;第二種觀點認為,2000多年封建禮教對“性”的禁錮是后代對孔子思想的曲解,裸體童人的出現(xiàn)是對儒學思想的全新詮釋;第三種觀點認為,是生殖器崇拜的產(chǎn)物或表現(xiàn);第四種觀點認為,這個塑像為明代文物,它可能和當時出現(xiàn)的哲學思想“童心說”有關(guān);第五種觀點認為,它是“三教合一”的產(chǎn)物;第六種觀點認為,是神化了的孔子降生像;還有一些人卻覺得,它不過是匠人的一種“小把戲”,只是市民藝術(shù)的再現(xiàn),用不著大驚小怪。當然,也有論證這是希望孔氏家族綿延不絕,希望儒家發(fā)揚光大的,并稱這符合孔子對“天”、“孝”的看法。
由于,論者存在著觀點上的很大不同,“裸童”之謎到底是什么?還需要深入進行研究,以期有一個科學的、滿意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