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家訓 樹家風——自古齊家即有方》周海生 著 中華書局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特殊的人類文化傳承空間,對于養(yǎng)成健全人格、陶冶美德善行、塑造家國情懷,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孔門庭訓、孟母三遷、諸葛教子、岳母刺字……一個個家教故事在中華大地流傳久遠?!额伿霞矣枴贰对鲜婪丁贰堵斢桚S語》《曾國藩家書》等,一部部家訓經典所承載的忠厚傳家、勤儉孝友、誠實守信、清正廉潔等美德浸入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血脈,猶如無聲的力量,無形的磁場,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凸顯著文化傳承的中國方式。
年初,由中華書局出版、周海生教授撰寫的《守家訓 樹家風——自古齊家即有方》,結合當前家風家訓熱點話題,對家訓家風的內涵和時代價值作了深入而精到的解讀,概括而典型的提煉。展卷讀之,我們不僅可以感悟中華家訓與家風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厚重,更能油然而生學習效法之意,作為修身齊家的指南。
作者立足于對傳統(tǒng)經典家訓如《顏氏家訓》《袁氏家范》《溫公家范》《朱子家訓》等的解讀,同時廣泛搜集、參考家譜中的家訓、家規(guī),博采眾家之長,比較甄別,精心撿選,力求把中國傳統(tǒng)家訓中最為精萃、仍然有現代意義與價值、最適合當代人民群眾所需要的部分,展現給廣大讀者。通過創(chuàng)造轉化,使傳統(tǒng)家訓更易于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與嚴謹負責的治學態(tài)度。
作者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本質特征去定位家訓、家風文化,認定家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精神空間。在作者看來,中華文化是一種道德文化、責任文化,講究德治禮序,表現在傳統(tǒng)的治家方法上,主要是把德、禮相融,將中華美德與禮儀規(guī)范融入各種家訓、家范、家誡、家規(guī)之中,借助血脈的傳承,使忠孝仁義之道成為子孫后代謹守遵行的道德規(guī)范。毫無疑問,家訓家風是一個家庭內部的精神紐帶和傳家寶,是建構精神家園的基石。
作者從百善孝為先、教子以義方、擇德以結婚姻、兄弟同心即宜家、國之本在從家等五個方面條分縷析,對家訓的重要觀點進行精要解說,引申發(fā)揮,指引讀者一步步走進傳統(tǒng)家訓的輝煌殿堂,感受家訓的魅力,汲取家訓的智慧滋養(yǎng)。如家訓倡導的核心內容“孝”,該書以“孝為立身之本”為綱,以孝親盡心、孝敬第一、順親為大、諫親從義、喪祭尊禮為目,對其基本內涵作了詳盡而扼要的詮釋,彰顯了敦崇孝道、涵育家風的重要作用。不僅如此,該書還引經據典,對喪葬中的厚葬之風、陰陽風水等陋俗多有規(guī)誡,強調大孝尊親、厚養(yǎng)薄葬,讀來發(fā)人深省,引人深思。
從歷史上看,子女教育是家教的核心,也是家風建設的核心。教子成人,是古今家訓的共同追求。正如作者所言:“家庭教育的成效如何,關系著子女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發(fā)展,關系著家庭的興衰榮辱,也關系著社會的和諧。”該書就子女教育提出了五大要點:家教先訓幼童、志當存高遠、兒孫必讀書、明人倫以“養(yǎng)正”、家教以品行為先。教育子女有兩大原則:寬嚴有度立規(guī)矩、言傳身教樹典范。強調家教要關注孩子的德性成長,打好價值觀基礎,同時要處理好愛子與教子的關系,寬嚴有度,言傳身教。該書對傳統(tǒng)家教的闡發(fā),鞭辟入里,說理透徹。當下的子女教育,無疑可以從中汲取有益的滋養(yǎng)。
在中國人心目中,家、國是一體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政風清、民族興。作者嚴肅指出:“官德是社會風氣的風向標,領導干部的家風是黨風廉政建設的晴雨表。官德不端,家風不正,必然會導致社會風氣的敗壞?!彼?,作者以老一輩革命家重家教、嚴家規(guī)、正家風的鮮活事例,指出領導干部要做家風建設的表率,躬身篤行,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讓清廉家風實實在在地成為拒腐防貪的一道堅固防線。這對于提高黨員干部的政德修養(yǎng)、樹立優(yōu)良家風具有極強的鑒戒作用。
當前,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家庭結構的變化、生存競爭的加劇、金錢至上觀念的泛濫,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面臨著巨大沖擊和嬗變?,F實生活中,不贍養(yǎng)父母者有之,夫妻疏離者有之,兄弟反目者有之,鄰里交惡者有之,欺朋害友者有之,溺愛縱容子女者屢見不鮮……他們被利益蒙蔽了雙眼,忘記了父母祖先的訓誡,拋棄了做人的本分,丟掉了良心。如此種種,觸目驚心,無不令人痛惜于他們家教的缺失。顯而易見,重家教、守家訓、樹家風,從源頭抓起,夯實價值觀根基,立德樹人,已成為家庭文明建設的當務之急。
該書以嚴謹的態(tài)度,注重把學術性話語轉化為百姓能懂、易記、愿聽、愛聽的日常話語,以事言理、以理統(tǒng)事、事理相融,生動活潑、通俗易懂地講好家風故事,重現了家訓、家風的持久生命力,正是對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一次有益探索。
研究家訓,開發(fā)家教,陶冶家風,充分發(fā)掘中華優(yōu)秀家訓文化的遺產,為建設千千萬萬個和諧家庭服務,為偉大民族的復興服務,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妒丶矣?樹家風——自古齊家即有方》作為顏炳罡教授主編的“傳統(tǒng)文化與社區(qū)(鄉(xiāng)村)文明讀本”系列叢書的一種,與《崇先祖 重道統(tǒng)——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不知禮 無以立——禮儀文明伴我行》《好規(guī)矩 共遵守——鄉(xiāng)規(guī)民約代代傳》等六種圖書一起,旨在鋪就一條由神圣學術殿堂通往百姓日常生活的道路。周海生教授的《守家訓 樹家風——自古齊家即有方》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作者:陸信禮,系中國海洋大學人文社科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