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邏輯,不要相信奇跡,做宏觀研究也是如此?!敝刑﹪H首席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李迅雷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關于11月8日化解地方隱性債務方案以及一攬子等增量財政政策,李迅雷分析表示,中央政府沒有兜底,依然按照“誰家孩子誰家抱”的原則,通過提高債務限額的方式提供流動性,發(fā)行的再融資債用于置換隱性債務,使得地方債務顯性化?;瘋皇堑谝徊?,明年或許會有更多增量政策推出。
對于宏觀和政策研究,李迅雷認為,需要對政策和行業(yè)規(guī)則有足夠的了解。此外,宏觀研究的推論過程和研究成果通常會比較枯燥,研究人員需要用相對容易理解的語言表達出來。
“過去30年,一直處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不斷的研究思考,沒有墨守成規(guī)。欣慰的是,我的研究成果仍然能得到相關方面的認可。”李迅雷坦率地講,經濟學者要敢于講出問題,指出問題的關鍵。
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更多增量政策或在路上
9月24日以來,政策層面頻繁表態(tài),積極推進一攬子增量政策,以激發(fā)經濟增長動能。
李迅雷認為,“提升經濟動能以及經濟結構需要優(yōu)化是政策出臺的核心原因。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就已經提到要發(fā)展服務業(yè)、促消費,這說明彼時政策層面已經關注到了這些問題?!?/span>
從當前市場反饋可以看到,財政政策關注度要高于貨幣政策。李迅雷分析,在經濟過熱的時候,采取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等貨幣政策通??梢杂行Ф糁平洕^熱;而在經濟放緩的時候,財政政策相對比較有效。
在10月12日國新辦發(fā)布會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介紹,圍繞穩(wěn)增長、擴內需、化風險,將在近期陸續(xù)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增量政策舉措。具體包括四方面:一是,較大規(guī)模增加債務額度,支持地方化解隱性債務;二是,發(fā)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yè)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三是,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wěn);四是,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保障力度,提升整體消費能力。
藍佛安進一步補充表示,逆周期調節(jié)絕不僅僅是以上的四點,這四點是目前已經進入決策程序的政策,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
11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的決議。議案提出,在壓實地方主體責任的基礎上,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此外,從2024年開始,連續(xù)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于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加上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
“化解地方隱性債務政策是10月12日國新辦發(fā)布會上的其中一項政策。議案明確地方政府不能再增加隱性債務,這為地方政府提供了定心丸,有利于地方政府將財政資源用于投資和民生支出。從時間節(jié)奏上看,預計包括增加刺激國內消費等其他增量措施最早需要等到明年?!崩钛咐妆硎尽?/span>
李迅雷分析,目前來看,加大重點群體的支持保障力度,提升整體消費能力有必要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宏觀研究關注的是趨勢
一些投資者將宏觀研究與研究股票劃等號,甚至誤以為研究宏觀的學者都是投資高手。
對此,李迅雷解釋道,宏觀研究與股票市場之間存在一定距離,而宏觀研究與債券市場的距離更近一些。這主要因為債市以機構投資者主導,更加關注利率和經濟基本面的知識;而國內股市散戶占比較高,受情緒影響較為明顯,對經濟基本面的關注度相對較少。
“但這不代表宏觀研究對股票市場沒有指導意義,宏觀研究預測經濟的長期趨勢,可以幫助大家區(qū)分股市的短中長期走勢?!崩钛咐渍J為,以2021年股市扭頭下跌為例,當時經濟正處于長周期下行的拐點。當時股票市場存在變盤的可能性,不研究宏觀經濟的人很難察覺。
反觀過去兩年的股市波動,從宏觀視角也能找到一些端倪。李迅雷表示,從今年前三季度數(shù)據(jù)看,根據(jù)東方財富Choice提供的數(shù)據(jù),5356家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為4.41萬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54%。在這種情況下,股價下跌對估值的影響不會特別明顯,投資價值也不會快速顯現(xiàn)。
今年以來,市場上頻頻出現(xiàn)有關市場政策方面的傳聞,被投資者戲稱為“小作文”,很多投資機構及個人對“小作文”的態(tài)度比較矛盾。李迅雷建議,投資者應該增強對經濟和政策的熟悉度和理解深度,不要被“小作文”干擾。投資者需要增強自身理解力,鍛煉洞察文件、講話內容的能力以及聽懂弦外之音的能力。
回顧過去30多年的研究歷程,李迅雷表示,經濟發(fā)展與長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跑得慢才能跑得久,為后面積蓄力量,跑得更加穩(wěn)健。前半程跑得太快必然會導致身體透支,后半程不得不降速。另外,提高跑步速度,也可能導致跑步動作變形,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
A股機構化所需時間或更短
對于A股散戶“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運動式炒股”,李迅雷認為,T+1交易的A股換手率通常是T+0交易的美股換手率的數(shù)倍,一些投資者往往只關注市場的短期變量,而不關注長期變量,只有用長周期眼光,才能發(fā)現(xiàn)真正的問題和價值。目前,個人投資者仍在A股市場中占有一定比例,博弈情緒稍濃一些,市場的成熟度需要進一步提高。
“市場和投資者成熟以及機構化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完成,但A股的機構化大概率會更快一些?!崩钛咐捉忉尫Q,由于A股有更多成熟市場經驗可以借鑒和學習,A股的機構化可能會更快一些。
談及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李迅雷強調,盡管短周期看,受政策刺激,投資者風險偏好出現(xiàn)一定提高,但大趨勢沒有改變。從長期視角看,受人口年齡結構影響,市場整體風險偏好在下降,而伴隨風險偏好下降的是整個股票市場估值的整體下降。
針對“資本市場弱化融資功能就可以強化投資功能”的討論,李迅雷回顧歷史上A股市場9次暫停新股發(fā)行,盡管當時暫停新股發(fā)行能起到穩(wěn)定股市的作用,但之后股市又開始走弱。由此證明,弱化融資功能并沒有強化投資功能。
在李迅雷看來,一個成熟的市場既應該具備投資價值,也應該具備融資價值。暫停市場融資能力或許能短期提振市場信心,但絕對不是長期提振股市的治本之策。一些成熟市場采取“寬進寬出”制度,讓市場篩選出質量高的上市公司。按照成熟的市場經驗,在股票市場放開融資功能的同時也要讓退市成為常態(tài)。
展望未來一到兩年的資產配置,李迅雷認為,應該適當多配置一些債券資產作為長期底倉,“但不同年齡群體有所不同,年紀大一些的投資者可以更多配置一些債券資產,年輕人配置債券資產的比例可以適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