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9日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神話研究院)副研究員楊驪赴尼泊爾參加“首屆一帶一路·尼中佛教文化藝術高峰論壇”(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One Belt, One Road, Nepal-China Buddhist Culture and Art”)。該論壇在“第四屆亞洲佛教文化節(jié)”舉辦之際召開,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世界佛教文化交流聯(lián)盟、尼泊爾文化旅游民航部、藍毗尼開發(fā)委員會、藍毗尼佛教大學共同聯(lián)合主辦。論壇在尼泊爾藍毗尼佛教大學舉行,中尼雙方40余位學者參加,與會學者就中尼佛教文化的交流互鑒、中尼佛教歷史文化名人、佛教造像壁畫藝術、音樂舞蹈、佛教醫(yī)學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認真的研討。
楊驪副研究員在分論壇以《真空妙有:觀音法相變異的認知神話學探賾》為題發(fā)言。她認為觀音法相在中、印、尼的變異史既體現(xiàn)了佛教在傳播過程中錯綜復雜的交融演變,又蘊含了以蓮象心的佛教修行實踐。顯教以蓮喻慈悲,密教以蓮修氣脈,二者共同指向“即現(xiàn)象見本體”的般若智慧。楊驪的發(fā)言得到與會學者的贊許。
會議期間,楊驪副研究員還向藍毗尼佛教大學贈送了個人學術專著和由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神話研究院主辦的《神話研究集刊》。
楊驪副研究員在分論壇發(fā)言
論壇贈書代表與藍毗尼佛教大學領導合影